close
老實說,因為有很多前輩的分享,因此我此篇純粹發表心得。
作為第一篇制式化的排程文章,我覺得不願想太多。
為了做個嶄新的開始。
以後這裡不會發佈大家喜歡看的,只會發佈我喜歡看的。(改編自金鐘得主:憲哥得獎名言)
(開場白說到這)
*****
關於買了已經一個禮拜的G9,老實說用起來還真不錯。
握把的問題對我這常遇到問題的人來說似乎不像問題。
不過昨天陪朋友去NOVA拿東西時,在一間相機店借拿了G10
哇塞,感覺是整個不同凡響就是了。
不過我覺得G9的介面,比較符合我習慣的感覺。
向G10就把模式與ISO值調整鈕都做在一塊區域重疊。
一般我習慣的還是ISO在左方,真的,只是習慣了,因此這次Canon在這點就讓我有點失望了。
不然在螢幕解析度上,我真的很喜歡,超細緻的,完全解決了我G9要手動對焦時很難辨識的問題。
談回G9使用心得。
我能比對的只有家裡的那台400萬畫素相機了。
還有就是最近碰過的好多台相機。
以及被網路文章一直灌輸的嚴苛想法。
感覺越來越吹毛求疵了。
不過,還是用照片來說吧,比較好說。
(以下簡易說明給所有讀者看,以免有些方式會不瞭解。)
1.運動時
在中央大學拍時,有拍到一張打壘球的選手揮棒動作。
其實以往的相機,要捕捉這樣瞬間的畫面,有難度...
常常會糊掉。
而要做到的方法,就是調高快門數,快門一高,光圈曝光的時間就會少,進光亮一少照片就會黯淡了。
而光圈進光亮也就得調高點,但若是拿捏不知道如何作。
其實很多相機都有運動模式。
因此我就是轉動轉盤到運動模式測試這個功能。
拍下的時機很難抓,因此我最後覺得還有那麼點瞬間味道的是這張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d854e0.jpg)
揮棒動作的瞬間老實說的確可以捕捉的很好,也讓我很滿意了。
不過捕捉的角度我覺得若是往右邊一點(因為他是右撇子打者),我可以拍的時間範圍會更充裕才對。
無奈,再過去我看就有點太超過了(被球K的機率也將會激增)。
2.廣角
廣角值若是越小,能看到的角度也就越大。
本來看到GX100可以做到24mm,心是很癢的,但是想到機王G9在跟我呼喚,還真的就很輕易的被勸敗到了。
G9的可惜就是廣角端只有35mm,能看到的範圍,我簡單的說,感覺跟AE-1P差不多窄了。
唯一的敗筆,但又不想因為這樣就屈就的加錢買了G10。
沒關係,將來覺得時機成熟,再買套筒與廣角鏡吧。(這是預告嗎...應該還是會找二手為主吧)
廣角端一不夠,就會如同下圖一樣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e76ab3.jpg)
雖然拍攝中央大學的湖蠻OK的,但是有看出其實畫面不夠廣。
這樣感覺照片張力其實不大夠,也不能給予比較適當的爽度。
雖然數字越小,畫面越廣,但也要注意畫面變形的狀況。
就是邊邊處會有點扭曲,我之前看到那樣子的狀況時,還真有點吃驚。
不過有些相機也會因此設置了變形抑制的功能修補這個問題。
雖然拍遠景不是很好,但是拍近物就OK多了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c5e3a1.jpg)
就像這張感覺範圍不需要很大,但就已經把主題給標註出來了。
3.C藍
Canon很多網友都說過一件怪事:『C藍』
看到他們還因此發表文章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拍攝的C藍,讓人會更好奇,到底什麼是C藍?
在各家廠牌自己的鏡片技術上,都會朝著不同方向發展,像是Nikon看起來很銳利清晰,Canon看起來很柔和,這些我也慢慢看懂一點的特色。
而天空的藍色,一直是大家討論的重點之一。
之前跟Hugo大哥討論此點,到底怎麼拍藍天拍的這麼藍?
Hugo教我開啟濾鏡,鮮豔度調高等等。
最後真的莫名的拍出差不多程度的照片呢。
以下以數張表示: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47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48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52.jpg)
濃度有深一點的如下: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49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f38f3f.jpg)
老實說有些時候得用軟體作對比調深,但放的這幾張其實可以掛保證的是,沒有做後製。
尤其是工學館那張,真的放到電腦看到時讓人好吃驚,居然這麼藍。
4.淺景深
說到這個我就真的得說我愛上這招的原因了。
就是那次幫風水拍下最棒一張照片的時候,當時只想到光圈放大,進光量可以多點(傍晚太陽要下山了)。
根本沒想到這就是製造淺景深的方式。
光圈放到最大,焦距對好,,適當快門數即可拍下~
淺景深的照片就是凸顯目標物,而讓背景模糊,呈現立體感。
不過G9的淺景深我覺得不是很滿足,因為糊的程度沒法跟AE-1P做到的範圍相比擬。
多少還是會看得出背後的一些輪廓就是了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fad9e2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a080b4a.jpg)
以此花圃為例,我就覺得後面的要是能更糊會滿意許多。
不過這樣有層次的慢慢糊掉也是越看越耐看呢。
以上為我主要測試的部分功能,接著還有其餘要測試的功能,會一一解析我的心得。
*****
有點不負責任的說法耶...
畢竟,我還是需要懂攝影的玩家幫忙看看是否有說錯的地方。
所以,我真的只是發表心得而已。
作為第一篇制式化的排程文章,我覺得不願想太多。
為了做個嶄新的開始。
以後這裡不會發佈大家喜歡看的,只會發佈我喜歡看的。(改編自金鐘得主:憲哥得獎名言)
(開場白說到這)
*****
關於買了已經一個禮拜的G9,老實說用起來還真不錯。
握把的問題對我這常遇到問題的人來說似乎不像問題。
不過昨天陪朋友去NOVA拿東西時,在一間相機店借拿了G10
哇塞,感覺是整個不同凡響就是了。
不過我覺得G9的介面,比較符合我習慣的感覺。
向G10就把模式與ISO值調整鈕都做在一塊區域重疊。
一般我習慣的還是ISO在左方,真的,只是習慣了,因此這次Canon在這點就讓我有點失望了。
不然在螢幕解析度上,我真的很喜歡,超細緻的,完全解決了我G9要手動對焦時很難辨識的問題。
談回G9使用心得。
我能比對的只有家裡的那台400萬畫素相機了。
還有就是最近碰過的好多台相機。
以及被網路文章一直灌輸的嚴苛想法。
感覺越來越吹毛求疵了。
不過,還是用照片來說吧,比較好說。
(以下簡易說明給所有讀者看,以免有些方式會不瞭解。)
1.運動時
在中央大學拍時,有拍到一張打壘球的選手揮棒動作。
其實以往的相機,要捕捉這樣瞬間的畫面,有難度...
常常會糊掉。
而要做到的方法,就是調高快門數,快門一高,光圈曝光的時間就會少,進光亮一少照片就會黯淡了。
而光圈進光亮也就得調高點,但若是拿捏不知道如何作。
其實很多相機都有運動模式。
因此我就是轉動轉盤到運動模式測試這個功能。
拍下的時機很難抓,因此我最後覺得還有那麼點瞬間味道的是這張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d854e0.jpg)
揮棒動作的瞬間老實說的確可以捕捉的很好,也讓我很滿意了。
不過捕捉的角度我覺得若是往右邊一點(因為他是右撇子打者),我可以拍的時間範圍會更充裕才對。
無奈,再過去我看就有點太超過了(被球K的機率也將會激增)。
2.廣角
廣角值若是越小,能看到的角度也就越大。
本來看到GX100可以做到24mm,心是很癢的,但是想到機王G9在跟我呼喚,還真的就很輕易的被勸敗到了。
G9的可惜就是廣角端只有35mm,能看到的範圍,我簡單的說,感覺跟AE-1P差不多窄了。
唯一的敗筆,但又不想因為這樣就屈就的加錢買了G10。
沒關係,將來覺得時機成熟,再買套筒與廣角鏡吧。(這是預告嗎...應該還是會找二手為主吧)
廣角端一不夠,就會如同下圖一樣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e76ab3.jpg)
雖然拍攝中央大學的湖蠻OK的,但是有看出其實畫面不夠廣。
這樣感覺照片張力其實不大夠,也不能給予比較適當的爽度。
雖然數字越小,畫面越廣,但也要注意畫面變形的狀況。
就是邊邊處會有點扭曲,我之前看到那樣子的狀況時,還真有點吃驚。
不過有些相機也會因此設置了變形抑制的功能修補這個問題。
雖然拍遠景不是很好,但是拍近物就OK多了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c5e3a1.jpg)
就像這張感覺範圍不需要很大,但就已經把主題給標註出來了。
3.C藍
Canon很多網友都說過一件怪事:『C藍』
看到他們還因此發表文章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拍攝的C藍,讓人會更好奇,到底什麼是C藍?
在各家廠牌自己的鏡片技術上,都會朝著不同方向發展,像是Nikon看起來很銳利清晰,Canon看起來很柔和,這些我也慢慢看懂一點的特色。
而天空的藍色,一直是大家討論的重點之一。
之前跟Hugo大哥討論此點,到底怎麼拍藍天拍的這麼藍?
Hugo教我開啟濾鏡,鮮豔度調高等等。
最後真的莫名的拍出差不多程度的照片呢。
以下以數張表示: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47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48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52.jpg)
濃度有深一點的如下: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5.wretch.yimg.com/gm31515/4/1622608449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f38f3f.jpg)
老實說有些時候得用軟體作對比調深,但放的這幾張其實可以掛保證的是,沒有做後製。
尤其是工學館那張,真的放到電腦看到時讓人好吃驚,居然這麼藍。
4.淺景深
說到這個我就真的得說我愛上這招的原因了。
就是那次幫風水拍下最棒一張照片的時候,當時只想到光圈放大,進光量可以多點(傍晚太陽要下山了)。
根本沒想到這就是製造淺景深的方式。
光圈放到最大,焦距對好,,適當快門數即可拍下~
淺景深的照片就是凸顯目標物,而讓背景模糊,呈現立體感。
不過G9的淺景深我覺得不是很滿足,因為糊的程度沒法跟AE-1P做到的範圍相比擬。
多少還是會看得出背後的一些輪廓就是了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9fad9e2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m31515/4a5d4ca080b4a.jpg)
以此花圃為例,我就覺得後面的要是能更糊會滿意許多。
不過這樣有層次的慢慢糊掉也是越看越耐看呢。
以上為我主要測試的部分功能,接著還有其餘要測試的功能,會一一解析我的心得。
*****
有點不負責任的說法耶...
畢竟,我還是需要懂攝影的玩家幫忙看看是否有說錯的地方。
所以,我真的只是發表心得而已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