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當人的歲數或生活來到一個新階段後,可能就會發生很多轉變。

這種狗屁說法,本來我一直嗤之以鼻,想說這只是想改變的藉口而已。

但直到發生在自己身上才瞭解到,有些事情,真的會發生。

當初找工作被問到『如果有一日你得拋棄興趣時,你會選擇興趣還是工作。』

 

這問題猶在耳際,最後我回答『重新找興趣。』

興趣不會因為你這時的放棄而就不存在,依舊在回憶中,而也依舊等著我們重新拾起。

也因此,在攝影這小小興趣上,已經走過大概有快四年的時候,我面對到了最多人可能會面對的攝影問題。

 

『疲累』

 

其實在兩年前就多少覺得每次出門拍了數百張圖,就這麼依靠肩膀上背著的相機包中,那一台或兩台相機。

而相對的負擔起來很重也很累,每次回宿舍肩膀都很僵硬。為了畫面而付出的疲倦,常常讓人折騰受不了。

甚至有幾次拍攝人像時,會扛著兩台單眼,重量更是不凡。

也因此當時一直尋覓的就是靠DC彌補,也接觸了GRD系列這款其實真的很有魅力又輕便的好相機。

 

但得不到我想要的解答下,又繼續走下去找答案。

最後萌生了出清系統的念頭。

 

Olympus其實一點也不差,當初昂貴的E-30與最便宜的14-42mm這樣超級不搭組合,都一再地發生奇蹟讓我咋舌。

也印證了這顆最便宜的KIT鏡頭,他的銳利度很優越。

 

我想最累的原因在於處理白平衡上吧,Olympus的白平衡一直是個很有趣味的難題。

跟灌籃高手一樣,能掌握籃板,就能控制全場。

相機若能掌握白平衡,就已經等於完成一張照片一半的成功。

偏偏這問題在很多相機上並不難,比率大概才30%

但放在Olympus當年的相機上,卻是很特別的問題。

其實也不是不準,而是若要做到讓人喜歡的色溫,其實它一直與市場上的路線有點不同。

最大的爭議就是放在人像上,一直很難取得共識。

人像上的膚色要取得討喜的粉嫩,不容易辦到,也因此幾乎每次我拍人像,天氣若很好,那麼取得的效果就會很棒。

上圖就是一個案例,但若遇上不好,那麼就整個很洩氣,多少我得去做後製微調才會比較好看,但與擅長粉嫩膚色的他牌相比還是落差不小。

拍攝景色這一直都是Olympus最耀眼的特色,尤其只用便宜鏡頭就能辦到的事情,更是讓人爽在心頭。

但E-30兩年多的使用下,我得出了『天氣差就很辛苦』的結論。

本身重量吃不消之下還要面對自然因素干擾,那種疲累感更是沉重。

有時心想,乾脆去上O大的課程,瞭解自己該怎麼改進『天氣差就很辛苦』的窘境。

但課程費用不斐...時間與排程也少見南部,或許最實際的作法,就是換系統了。


本來還會思考要以DC輔助還是換微單眼。

但DC的效果去年GRD3給了我一個心得,就是當你用了DC,那麼整個輕鬆的便利,會讓你根本不想拿起單眼。

雖然後來出門會有好風景時還是會帶著單眼,但手頭上拿最久的還是DC。

因此去年有半年時間我都冷淡了單眼...陶醉DC的便利。

 

這次就比較摒除了DC,在需要全方位的使用上,最後還是選擇了可以高ISO、將來換鏡頭發揮更強Power的微單眼為主。

但品牌上的選擇就很重要了。

今年Olympus推出的E-M5其實是個很強大的好機子。

在某個展覽時我有拿實機起來摸摸,握感很棒,而本身的大小也不大。

造型復古是近年來微單眼一個很大的趨勢,也無怪乎本身有久遠歷史的Olympus會把PEN系列重製,甚至是OM系列也歸隊。

E-P3也不必多說,打著對焦超快,暗部對焦也優異的表現,ISO可用度比以往還高的特色下,真的可以說是打遍微單眼的諸多對手。

但可惜最後我沒法考慮他們,因為很簡單,我幾乎沒機會觸摸到操作,每次問能不能開機,都被拒絕,也鮮少有店家會在展示機中放上這兩台高價位相機,幾乎都是放E-PL3。

偏偏那台的握感就差一大截...

 

有時推一把就是差在能不能實際感受到他的魅力。

而在微單眼群雄中,本來我一直覺得大概Olmpus應該是目前最具優勢的,鏡頭群很完善,也有不錯的表現。

雖然色溫還是比較暖色,但其他幾乎OK。

但直到我某日在SONY專櫃看到NEX-7,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,SONY也做出很可怕的微單眼。

本身算是打出跟大家都不一樣的微單眼系統,因此SONY的相容性、孤傲感一直都很嚴重。

而我也因此鮮少注意,但在這次情形機緣下,我才能有機會瞭解到微單眼的優勢。

以我本身用途來比較一下NEX-7與E-30兩者微單眼跟單眼的較勁。

發現到其實根本沒差!

科技已經進步到這種程度了。

處理速度沒感覺不好,ISO也可用到6400以上還保持我可以接受的程度。

啥時這麼好了...

 

微單眼的缺點主要還是在設定選單很麻煩,得一一點入調整。

而且握把的舒適度,沒法一把握住就穩定,會覺得還是兩手抓住才安穩。

但這跟我原本的初衷『輕便,不想再疲累』幾乎差不多吻合了。

如果想要輕便就得放棄機身大小、掌握的手感。

 

但相對的NEX-7又偏貴了,比我當初買E-30還要貴。

正好看到有人討論到NEX-5N這台相機。

老實說比起NEX-7,他又需要犧牲更多部分了,整個更小台...更薄。

會讓我又更掙扎起來,少了電子觀景窗,雙滾輪,但價格落差超大的好處,卻可以讓人比較沒後顧之憂購入,將來換機時的損傷也會降低許多。

 

昨日又厚臉皮在漢神巨蛋SONY專櫃反覆測試他的拍攝效果。

本來想說照片怎麼拍完後得遲緩幾秒才能再拍有點不滿意,後來在選單發現那是拍完後觀賞照片兩秒的關係,一關閉整個拍照的流暢度真的讓我喜歡。

色溫表現上,畢竟只是在那室內環境比較而已,很難說的準,但我覺得不差,LCD上的表現除非他騙我,不然不錯。

尤其很多網友放出的人像照,比較偏冷調,這至少比以往我覺得走暖的Olympus讓自己感到好多。

(新科技產品最讓我無言的就是螢幕做的太鮮豔,跟拍出來的畫面,在細膩杜、飽和度上差太多了,導致根本不知道拍攝當下應該怎麼調才好。)

 

對焦速度我反覆轉身去測,也在可接受範圍,他們本身裝的鏡頭只是KIT標準焦段。

雖然也有餅乾鏡可玩,但我打算把定焦留給蔡司,所以當下並沒有很認真玩餅乾。

NEX-5N在觸摸螢幕的特色上,我覺得很不習慣,畢竟都摸慣按鍵了,但實際玩一會後,卻也莫名習慣起來。

 

當然,按觸摸會有反應延遲、摸的位置差幾mm就沒反應。

但基本上自己碰攝影這段時間下來,幾乎是設定差不多就拍到底。

中間配合環境差異去調WB或ISO。

比較兩台價位落差極大的NEX機後,我覺得5N果然如同大家說的該有都有。

只是差在雙滾輪跟電子觀景窗。

 

高ISO與便利性可以說是把我以往感覺很吃力的部分彌補到了。

雖然造型上真的很像積木組合,少了PEN系列的美感,但反正我這人不帥也不美,或許剛剛好吧...

 

如果沒意外,也應該是下個月才會去購入NEX-5N了。

但怎麼處理E-30也是個問題,畢竟只是組合最便宜鏡頭,想出清也沒法出清(沒什麼人會想要這樣的廉價組合。)

也曾考慮要購入神鏡,但考慮到自己目前的需求,就又覺得沒法狠下心。

最可能的兩全結果就是保留住E-30在身邊,但什麼時候用就很難說了。

我很討厭這樣放棄自己喜歡的道具,每樣東西都會覺得應該物盡其用才行。

擺著不用,比把它賣掉更糟蹋它。

大家都說打入後宮,沒錯,打入後宮又沒讓她改嫁,這樣更浪費她的青春。

 

希望哪日可以找到有緣人,或有新的用途讓她繼續發展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31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