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一樣採用衣服當背景的練習方式,隨便拍了拍。
不過...從上圖來看,我是買白色的嗎?
其實是因為拍的時候曝光過度,結果過白了...消除光線後慢慢浮現的其實還是:
我最後還是選擇了尊爵黑的iPhone5。
雖然黑色的問題一堆,而且我也一度想選白色就好。
但也許還是一種執念吧?
開盒紀錄...
已經包比較好點的膜,打算裸機使用一陣子看看。
側邊若還是有破損,大概就會考慮側邊膜都拆除裝殼吧。
配件全觀。
接著就是看包膜質感了...
雖然我不知道一般大眾對於包膜的技術應該怎麼看才算優。
但我覺得已經比原本那種可悲的貼法好多了。
可顯然未來可能還是會破損。
側邊是個很容易破損處,包完隔天我依照店員說的找軟質保護套看看,結果裝上後拆除時,側邊就還是破損三個地方了...
看看原本正常的狀況吧,後來幸好有保固,所以店員幫我重新包覆一次側邊。
底部也是有手工切洞,沒有說割一塊方塊的那種切法。
正面是用3M 4H硬度的保護貼。
其實我更在乎亮彩鮮豔感是否有維持。
背面上、下塊用亮面的一樣3M材質,中間霧面的用日製抗刮霧面。
以上均為店員自稱,故我並沒有神通的眼睛可以判斷是否為正品,但包的還不錯,就是得小心用。
拿之前的Xperia S與iPhone5比較一下。
體積有差很多。
寬度與長度都縮減了0.5cm左右。
重疊比較厚度的話我覺得差不多,但因為Xperia S有點弧形,比較厚些。
比較一下開螢幕,兩個不同系統的畫面。
並排比較
滑開看操作介面,這次可以好好比較兩者。
兩者用同一張圖研究色彩。
肉眼看時我覺得Xperia S比較亮彩。
iPhone則是暖色比較濃郁。
使用心得:
我覺得...這是個很奇妙的體驗。
以往是單純在音樂上而使用蘋果產品。
但當要進階到變成連通訊設備都用時。
就會變得很嚴苛看待。
首先為了將自己用慣的Google資訊整合進來就是個大問題。
我的帳號有申請雙認證功能,因此常會得針對不同設備而輸入不一樣的驗證碼。
但這辦法在iPhone5上卻不大通,一直給我出現錯誤訊號。
爬文老半天才找到一種解決方式。(而且還是Google自己也覺得頭疼後做出的解決方式)
「Authenticator」這款APP可以幫助在需要認證時自動產生一組對應驗證碼,幫助認證裝置。
透過這個我才正式連結了Google相關APP,但通訊錄還是暫時先靠iTunes才匯入的...
接著最麻煩的大概還是在設定內很多以往不熟悉的設定參數。
一個弄不好,就是會大量耗電,所以摸索好久才大概關掉不需要的通知。
不適應的部分:
1.電話功能使用上算是有點不適應,想要編輯群組或常用對象上還不熟悉。但除了介面有差外,當要撥打電話時還是接近本來用的方式。
2.打字輸入法上因為直立時的鍵盤實在太窄了,會覺得很希望他在詞彙判斷上能比照小綠人系統上,多幫我辨識打字,減少我輸入的次數。
我比較在乎的手機功能大概如此吧,但似乎還是得慢慢習慣。
最後來個...合照?
其實是友人的手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