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其實一般人不會去計較耳機的,會去在乎的,是什麼樣的人呢?」
記得早年前,家裡有著一副松下的耳罩式耳機,現在好像耳罩處的海綿也脫落的差不多了。
進入了古董時代?誰知道...
不過在林園,的確很難找到...不是中國製的耳機。
當年在文具行可以找到Sony的耳掛式耳機就讓我興奮好久。
但現在去了,找都找不到...
隨著長大,我發覺得自己那種膨脹的自大,真的太過份了點。
因為在林園,也已經難以找到可以滿意的店家了。不止CD賣的超貴,
連耳機都找不到好貨。
當年看到別人用到1000元附近的耳掛耳機,我就會大叫好貴,但現在想到自己手頭上的...
每支都是高過那個數字...
(=_=)a;;,這就是長大了?誰知道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受到了部落格打擊事件,讓我蒙上一層落寞感。
真希望能像上次一樣,來個「網路部落格達人總召」先生吧!拯救我這幼小心靈~!
不過還是別亂請好了,有時候都會請錯人,更別說這個好兄弟流竄正頻繁的時期。
好啦,還是應似月的要求開始想想怎麼介紹耳機。
其實如果世他家裡,我並不覺得他有必要用到耳機,以往去的時候都能把電視、喇叭開的好大,根本沒有問題呀!
我是因為家裡不喜歡太大聲的噪音,因此都得來『陰』的,他家又沒這忌諱,因此我基本上並不覺得有必要買耳機,如果可以就買個喇叭爽一下就好了。
我想他家擺一組劇院喇叭也就夠看了。
因此這文章的路線呀...好像越來越偏向自己的無聊了...
晚上才幫自己的耳機發了篇敗家文章分享給論壇的大家看。
不過馬上有人幫我糾正一些錯誤,好感動唷~
甚至我的文章居然擺到了重點文章區域,不過我想幾天後就會摔下來吧。
畢竟勸敗文章並不是很容易保持的,更別說我那錯誤一堆的文章啦!
買耳機我們講究什麼?
就是要你『爽』!
把平日聽喇叭聽到覺得很不爽的部分,用耳機一次滿足!
像是似月家的格局,他三樓的整個房間形狀,大概就是梯形吧!
一般來說是覺得有一個弧度的那種感覺最好了,因為這樣聲音可以一個方向集中給聽眾。
也就是發聲方向在前方擺出一個弧度,而若是喇叭配件多的,更會有擺到除了前方外,後方左右也有擺著。
這樣子全區域享受,一定超過癮的。
在這以同學大石家庭為例子,大石老爹有把劇院組買好,而且擁有木造音箱、兩組播放器與各自配對的擴音器。
而擺放的櫃子,別小看喔,也得是木造的,這可以說是一種徹底的發揮,一般若是金屬的,可能會有共振的問題。
木頭的柔感,可以揮發的很棒呢~
而在音箱後頭,更設置了竹片排列的散音壁,可以避免回聲的重疊問題,而且連壁紙(電視後面的壁紙)也是有毛毛的軟性材質喔!
這些都是避免回聲問題的正確作法,雖然並不是很完整的,但基本觀念卻讓我嘖嘖稱奇!
所以似月家的問題就是沒有個好的區域,在梯形上,很難說喇叭的擺放應該怎樣啦。
若是不計較什麼,我想擺左右也就OK了,並不會太大的問題。
但耳機為何存在?
除了方便性、隱私性外,耳機最讓我們這些瘋子吸引的就是...
「不用擔心的全區域享受!」
在耳罩或耳塞裡,我們就能聽到跟剛剛講的擺放設施同樣的水準。
試想在那小東西裡,居然能讓我們體會到跟一大堆東西同樣水準的音質。
也不怪呼很多沒法敗家劇院組合的人願意買耳機了。
但水平來看,既然有什麼各地方言,那麼耳機有各種血統,各種脾氣個性也就不奇怪了。
之前跟高中老師談論他的耳機,靜電式的16500元。
找了一下...
大概就是這樣的類型,開放式,外加得有一個耳擴才行。
一般的耳機都是動圈式的,比較好驅動也容易上手,不過也不知道似月的想法怎樣,剛剛說到的劇院組合可以用一只耳機擊敗,那也是得建立在你願意買一副真正有『絕佳純正血統』的耳機為前提下。
阿貓阿狗的價錢都不能登上『爽』的殿堂。
基於這個條件..........
等待似月的想法吧!相本裡也有可以參考的耳機。
- Jul 30 Sun 2006 23:50
為何我們需要一副耳機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