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幕幕的畫面,充斥在腦海中。

一波波的聲音,迴盪在耳際邊。

我明白,那又是一個難過的開始。

 

這幾年,七月底時,我便會隱隱的留意著,儘量讓自己保持警覺心。

但這十日內,自己待過快一年的澎湖,以及成長的高雄,卻陸續的發生了意外。

電視媒體,一家家不斷重複播放,並且持續追加的最新畫面、資訊,讓人思索起:

 

「我們是否準備好接受這樣的畫面了?」

 

沒錯,知是一種權利,我們身為國民,的確應該知道現場的程度以及傷亡資訊。

但是拍攝的畫面,是否真的適合我們看到嗎?

就像有人說的,為何要拍攝大體、傷者、家屬?

那些畫面能給民眾看嗎?

 

舉例來說,在日本311大地震的當時,也曾報導過台灣媒體採訪過於激烈,頻頻詢問受災戶,或者拍攝受災戶難過的神情。

在日本媒體方面報導的畫面,則會儘量避開受災戶,而著重災情的範圍。

這用意在於何處?

即是不讓悲傷感情渲染給民眾,這是為了維持民眾的安心感,不要造成另一波動亂。

民眾需要知道的資訊中,不該有過於情緒性的悲傷畫面,而且不該一直播放。

人的記憶力往往比想像來得可怕,一些片段畫面一旦深植腦中,就會延伸變成各式的畫面造成自我的恐慌與不安。

 

或許台灣媒體會覺得,台灣人早看多了電影、圖片或國外相關新聞,因此早已習慣了這類畫面。

可能某些媒體帶入了這些拍攝、報導方式,也扭轉了台灣人對於看新聞的習性。

但是,我們其實沒準備好,也不該習慣這樣的接收方式。

 

沒有人願意接收這樣的資訊,或許我們求知慾很強烈,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求知慾下,該尋求的真理。

也因此才會有醫學人士仍會建議著,大家不該繼續接收這樣負面的資訊,以免有了相關的陰影。

 

這幾日高雄市氣爆事件中

縱使是我的家人也說會覺得不舒服,因為他們關心事件,一直看著新聞兩天多,很多畫面一直重複著。

家屬悲痛說著的每一句話,都一直Repeat著。

久了,心情的哀痛也隨之而來。

 

也許有了那些畫面,我們可以確認一些事情,但那並非我們能幫上任何忙的事情。

高雄市政府不斷提供資訊,也一直有著穩定民眾的用意。

就我所想到的,目前該做的事情大概是:

1.儘量別沒事靠近相關區域,別抱有任何不正確的心態過去。

2.任何需求,都會有公佈資訊,依照資訊逐步提供過去,或者改以捐款方式讓後續重建可以穩定到位。

3.相關領域,或者工業區工作的人,需要堅守崗位,並且重新檢查自己責任範圍內的所有狀況,因為唯有你自己最瞭解這些東西的危險性與風險,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同仁,才是預防意外再次發生的第一線責任。

4.關心進展很重要,但也別讓自己一直曝露在這些資訊下,要適度的調整自己的情緒,做些本來生活上會做的事情,或找些休閒的事情放鬆下來。

 

說到這,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太理性了...

 

相信我,如果你經歷過目睹死亡在眼前的事件。

就會多少懂,那種悲傷,是一種很沉重的代價,我並不希望自己重視的人,帶著這不屬於他該背負的哀傷。

 

活著,所以我們該做的事情,就是儘量再多去關心在乎的人而已。

為了不要再有多餘的遺憾。

 

因為,其實我們還沒準備好。

還沒準備好失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31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