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兩年多前,虛砷還是個在研究所打滾的碩一新人。

那年夏天碰觸到了攝影後,就開始想買一台相機,一台至少可以讓我調整諸多元素的相機。

 

那時我考慮的相機,是以自己能負擔的數字下做選擇,因此數位單眼在那個時候,僅列為了我心目中『未來』的選擇。

打算先練好基礎後才走入數位單眼的階段。

故,考慮的相機自然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高階數位DC系列。

 

當年很夯的是

Canon G9

G9_01.jpg  

Nikon P6000

p6000_01.jpg

RICOH GX200

gx200_4.jpg

Panasonic Lumix DMC-LX3

LX_VF.jpg

我當時就在這四者間挑選...

其實在當時不論哪台都是一時之選的經典。

而最後我是在經濟考量下選擇了一台二手的G9

風塵僕僕的在欣賞相聲的那天白日,跑到了新北投捷運站附近的麥當勞與人面交。

還記得當時旁邊的桌子也有一堆人在測試N家的鏡頭,看似也在面交呢!

 

歷歷在目的過去,如今想起,依然有著一番趣味...

 

當年考慮的相機中,以一個完全新手來說,我會冒出個RICOH,本身就是個很詭異的賭注了。

並不是說RICOH不好,而是個門外漢,當初為何會選擇一個自己從沒聽過的牌子?

當初看到GX200只覺得並沒有G9來的氣派,像單眼的外觀,只是個黑色的數位相機,這樣的想法吧!

 

但是當初超夯的GX200,有著電子觀景窗及帥氣的鏡頭蓋這兩個配件,頓時抵銷了他並不像G9那麼氣派的劣勢,扭轉成一個特色的優勢,讓我開始研究起RICOH這牌子。

也正因如此才發現原來他們做的相機早期還是台灣製的,且照片風格其實很有特色,比較偏向我當時很愛底片色系的感覺。

無奈GX200價格很高,買不到太優質的二手,加上對這品牌陌生相關的問題,最後還是保險選擇了G9。

可也由於這段經歷的緣故,讓我往後幾年下來,一直或多或少有注意RICOH的產品。

 

而在數位人力扎根的課程裡,也是聽到很多同學介紹到了GRD3這台相機的好處,讓他們列為單眼沒帶出門時的隨身機首選。


輾轉來到了兩年後。

用著E-30跟一顆平凡的入門KIT鏡頭14-42mm的虛砷,歷經不少次帶單眼,卻沒拍半張,或者只是拍食物吃飯後便回家的狀況劇後。

開始對於攜帶相機出門這回事充滿了疑慮。

甚至好幾次兩手空空,或者只帶著喵兔塞捲底片便出門。

 

終於這種疲憊感讓我開始意識到隨身機的問題了。

雖說有G9,但或許是我對於Canon的信賴感不怎樣了的關係。

已經習慣單眼及Olympus,我想到的隨身機是XZ-1

在目前來看,它的規格及表現,可以說是隨身機中的首選了。

不說假,光藝術濾鏡搞個無恥濾鏡就打趴一堆現役數位DC了。

 

但考慮到價格的問題,還是讓我沒法選擇他,甚至是二手品...

因此我把眼光放眼到其實這幾年下來一直有著深厚地位的GRD3

二手價雖然很亮眼,但水貨新品的價格卻更亮眼!

 

比起當年15000-17000的價格,現今比較良心的情形下,總算勉強可以進場了。

於是最後選擇在4/4買下了這台相機,當作我的兒童節禮物???無言.jpg  

這顯然是想多了,我一開始進去問了老半天一直在砍價...

 

最後開出差不多我滿意的價錢後才發現已經騎虎難下,非得去領錢敗下了...

想說早買下去,離收假還比較久,若等快收假才買入就懊惱沒早買了。

真的就敗下了。

 

但後來爬網拍才發現,我爭了老半天的配件SD卡及副廠電池,其實與殺價後相差無幾呀...

甚至我還是讓他們多賺了幾十元...只能怪自己爬文時只看主機,沒看配件部分的行情。

所以最後我應該算是以沒啥被店家多賺的均衡價敗入GRD3


為了響應我對於GRD3的最強烈印象,就是森山大道拿RICOH拍攝街景,且非常讚的黑白作品。

因此開箱文部分首次改以黑白圖檔詮釋。

以E-30的復古黑白濾鏡拍攝的畫面,其實往後比較會覺得RICOH的黑白高對比風格及Olympus黑白復古濾鏡,兩者其實還蠻像的。

幾乎可以說是相差無幾的黑白風格。

對於喜愛黑白照片韻味的虛砷來說,這樣的好處就是兩台都可以成為手上的好幫手呢!

 

對於盒子,我覺得GRD真不愧是經典,光這盒子的外觀一片黑色就讓我覺得很喜歡。

P4041155.JPG

縱使抽出來,上頭一樣印著『GR Digital』的字樣,表示他這系列的經典。

P4041154.JPG

拆開紙盒可以看到一堆東西...當然這種兩年後的老掉牙,我們就儘量略過吧!

在此說一下的是我買的店家,是在建國路上的大元相機店。

(跟正妹大元其實沒啥關係,我也不是因為胡思亂想才挑這間店的)

P4041156.JPG

抽除上層的部分後可以看到底下有相機等相關配件

P4041158.JPG

而剛剛上層的冊子等等,則就是無可避免,往後最好看一下的說明書了。

雖然在店內我說應該不用看吧?但回來後才發現,最好安分點翻翻比較妥當,不然就怕自己搞不懂怎麼使用才順手~

P4041157.JPG

其實作夢也沒想到自己最後會買下這台。

本以為再也不會買數位DC了。

P4041163.JPG

背面的按鍵其實說多不多,說少又好像沒那麼少。

但如果可以,我會希望多點啦,畢竟都習慣單眼的操作鍵盤,當然會希望很多功能儘量浮現出來,別簡化到自己得去選單開啟。

P4041164.JPG

打開鏡頭,欣賞一下這漂亮的定焦鏡頭...

握把的蒙皮其實很舒服,不差,握住的穩度差不多剛好符合我要的感覺。

P4041166.JPG

P4041170.JPG

介面不同家就又是另一個需要適應的地方了。

P4041167.JPG

E-30隨手拍的點測光結果

反而呈現不錯的一張照片

P4041169.JPG

 

讓人期待會激盪出什麼樣火花的GRD3

P4041171.JPG  


買台相機,若說不注重ISO這個字眼,那好像也有點假。

畢竟攝影的三個基本:光圈、快門、ISO,的確是各有影響照片品質的重要性。

GRD3在光圈上有F1.9這麼好的優勢,但若ISO支援度不優,那麼我想也是會面臨綁手綁腳的困境。

 

假設環境不佳,開到F1.9的時候快門還是不夠,那麼自然奢望ISO最好高又低雜訊。

以我使用相機的角度來看,我習慣先瞭解相機可以接受的極限在哪,這樣之後我就儘量別往那界線上衝,反以自己的能力去彌補這層劣勢。

因此像是我發現E-30的ISO可以接受800左右,那我就不會再往上補了,儘量自己努力點拍就好了。

GRD3的測試亦是如此

底下為64、100、200、400、800、1600六個等級的ISO測試。

相較於去年測試過的EX1我可以接受ISO 800

GRD3我最後覺得大概400是差不多的界線。

 

ISO 64

細膩度OK的...

ISO 64.JPG

ISO 64 1:1

ISO 64 1-1.jpg


ISO 100

比較起來沒明顯差異

ISO 100.JPG

ISO 100 1:1

ISO 100 1-1.jpg


ISO 200

這時開始有細微雜訊了...

但還是OK的,所以後來我甚至會乾脆開200固定使用,以確保快門OK。

ISO 200.JPG

ISO 200 1:1

ISO 200 1-1.jpg


ISO 400

跟ISO 200其實沒差太誇張

ISO 400.JPG

ISO 400 1:1

ISO 400 1-1.jpg


ISO 800

已經浮現出疲態,所以要考慮ISO 800的話,我會稍稍斟酌。

ISO 800.JPG

ISO 800 1:1

ISO 800 1-1.jpg


ISO 1600

屬於不願意碰觸的等級值,但拍黑白時,很適合這麼多雜訊就是了。

ISO 1600.JPG

ISO 1600 1:1

ISO 1600 1-1.jpg

 


GRD3優點:

1.外觀上其實很讚,但按鍵的數量在不多不少的尷尬地帶,反而讓我覺得不是很順手,之後一一設定,看過說明書後才發現ADJ桿也等於變相的快捷鍵呀!可以設定好四個項目,之後按下ADJ桿時便會可以調整這四項內容,省下進入菜單的繁瑣步驟了。

2.最大光圈F1.9即使是兩年後,依然是主流規格。

 3.電池可以提供約莫250張,正負誤差30張左右的容許數量,算是剛好。

4.ISO不論高或低,其實都有可以應用的活用範圍,不會讓隨身機的使用領域有所固定。

5.螢幕解析度92萬畫素,比E-30還好...無奈.jpg  


缺點:

1.有兩個Fn快捷設定鍵,但相對的很多功能都沒有獨立按鍵,兩者抵銷之下,似乎給兩個快捷鍵沒啥誠意...(我希望四個方向鍵都給我設快捷啦~向上鍵我就幾乎沒用來用了嘛!為何不給我設定那顆按鍵...),後來發現ADJ桿好用之處後才整個釋懷呀~

2.ISO最多可以接受在ISO 400,略微可惜,但有F1.9輔助下,其實也算夠用了。(再說,比G9可接受值ISO 200好多了)

3.聽說容易入塵,雖然還沒遇上,但聽到總是心慌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31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